《天然災害記要》,2014年(民國103年)12月發行,由李正仁主編攝影,天然災害指的是地震、山崩、海嘯、海水倒灌、颱風、乾旱、洪水等自然界變化對人類社會的衝擊。它們造成人類生活的不便、財產的損失、生命的喪失、自然資源的流失。自然災害發生的速率,以人的時間尺度而言,極其緩慢,但是以地質年代而言,只不過是瞬間的變動。
為增進民眾對天然災害之認知,本期基隆文獻第23期,特編印「天然災害記要」一書,內容包括:災害的定義與概念、災害的發生與相關因素,自清治、日治至2010年代(民國100年代)以來颱風、水災、火災及地震等天然災害之各類文獻資料蒐集、採編。希望藉此書之發行,能適時提供市民天然災害歷史資訊,進而強化防災能力,確保整體環境安全,以維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進而提升總體競爭力。
從自然出發到人文歷史的探尋,以鄉土為基礎關懷探索自然與環境,從文獻、圖片到實境嘗試著去了解人與自然、歷史的互動關係。探討社會各種機會之可能促使人互信、互重、互助,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相容的永續生態環境。
所以我們要從生態保育的觀點,歷史人文的角度,共同來探索大地深刻而自然的生命史,以及土地與人類密切的關係,使我們建立起和自然「共存共榮」的生態保育意識,更進一步好好的保護與利用土地資源,提高生活品質。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