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煤礦史》,1999年(民國88年)6月出版,由畢生從事礦業的林再生撰文。詳述明清時期、至戰後時期的「基隆煤礦」情形,並將早期基隆轄下四堡之屬的鄉鎮,也納進論述範圍,為一本關於「基隆煤礦」的專業史書。基隆市政府發行。
《基隆煤礦史》一書,共分為8章節:
(1)〈臺灣煤田開發簡述〉
(2)〈臺灣煤田地層地質概況〉
(3)〈基隆地區煤礦開採發展過程〉
(4)〈戰後復興與深部煤層開採合理化〉
(5)〈各地方煤礦開採情形(附重要煤礦簡介)〉
(6)〈煤礦安全與災變〉
(7)〈煤礦與煤商〉
(8)〈臺煤開採及技術演進史的探討〉
並附錄有3篇:〈基隆煤礦誌大事年表〉、〈回憶相片輯〉、〈基隆市1997年大事紀〉。
基隆金、銅、煤礦藏的豐富,曾經是基隆重要的產業,帶動周邊的興盛;在清治時期,基隆的礦藏,甚至曾引起英、法、美諸國的覬覦。日治時期,雖有基隆顏氏經營煤礦,成果斐然;然而,基隆礦業大部分仍是受控於日本,例如三井財閥。
戰後,由於基隆礦苗枯竭、進口礦產競爭等因素,基隆礦業的經營者,紛紛停採、廢坑。昔日風光成為回憶。
《基隆煤礦史》一書,其編輯成冊目的,乃提供市政府「基隆煤礦」的起源、經過,藉由完整的紀錄、論述,讓市政府評估「曾為經濟命脈」的基隆煤礦,如何轉型。也提供對基隆煤礦歷史有興趣的讀者,一個深入了解的途徑。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