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嘉義驛(嘉義火車站)於1933年(昭和8年)由第一代嘉義火車站本體改建而成(即現存之站舍),是縱貫線上第一個出現的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之車站。
車站外觀建築樣式被歸類為「折衷樣式」或「過渡樣式」,建築古典風格的對稱方式,展現了簡化的山牆及幾何圖案裝飾,與水平簡潔的現代感。
嘉義火車站係臺灣縱貫鐵路沿線大站,同時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在日治時期嘉義市發展之黃金年代(1930年代前後),拜阿里山林業以及嘉南平原糖業之賜,嘉義市人口快速增加,當時嘉義市製造業主要為製材、製酒、電燈電力、磚瓦、水泥、化學工廠、鳳梨罐頭、製冰、米穀薪炭、農具鐵工等,當時的嘉義火車站,也曾成為糖業鐵道、林業鐵道、縱貫鐵道等三鐵共構車站,客運與貨運業務繁忙。
在二次大戰期間,嘉義火車站曾遭盟軍轟炸,受到嚴重的損毀,且歷經了許多修繕工程,但大致上都可以看到原來的樣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