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魚

木魚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木魚」是佛、道兩教禮儀中使用的敲擊樂器及法器。據現有的文獻記載,至遲在唐代時期,佛、道二教皆已使用木魚。在不少亞洲國家的寺廟中,都很容易找到木魚,或做為隆重儀式唸經用,或做為早晚課時使用。其中使用於隆重儀式唸經使用的木魚體積較大,而用於早課及晚課用則體積較小。 過去的木魚的形狀,多為長條魚形,發展到後世將木魚首尾相連,逐漸形成現今所看到圓球形狀。因此現在於寺廟中使用的木魚,外觀為首尾相連的魚形,且為圓球形狀,球心中間為中空,配合木槌敲打藉此產生聲響。木魚大小沒有定制,端視實際需求,一般來說,體積越大音高越低。 木魚多為佛、道二教誦經禮懺時所使用。在廟宇中使用的木魚,會以厚軟墊置妥,便能保持木魚的共振。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木魚 / 撰寫者:王立宜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4716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王立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