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是佛、道兩教禮儀中使用的敲擊樂器及法器。據現有的文獻記載,至遲在唐代時期,佛、道二教皆已使用木魚。在不少亞洲國家的寺廟中,都很容易找到木魚,或做為隆重儀式唸經用,或做為早晚課時使用。其中使用於隆重儀式唸經使用的木魚體積較大,而用於早課及晚課用則體積較小。 過去的木魚的形狀,多為長條魚形,發展到後世將木魚首尾相連,逐漸形成現今所看到圓球形狀。因此現在於寺廟中使用的木魚,外觀為首尾相連的魚形,且為圓球形狀,球心中間為中空,配合木槌敲打藉此產生聲響。木魚大小沒有定制,端視實際需求,一般來說,體積越大音高越低。 木魚多為佛、道二教誦經禮懺時所使用。在廟宇中使用的木魚,會以厚軟墊置妥,便能保持木魚的共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