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卜筶是傳統漢人社會中常見的卜問神意之信仰行為,又稱擲筊、擲杯、跋杯。筊杯為民眾常用的占卜工具,是信眾與神明之間溝通卜問指示的祀具之一。「筶」民間通稱為「筊杯」或「杯」,為傳統的卜筮用具,一副兩片,信眾以之祈求神明指示,以筊杯祈求神祇指示的行為稱為「卜筶」(卜杯)。 臺灣目前通行的卜筶程序,在進行卜筶前須先向神祇上香稟明姓名、地址與所欲請示的問題,其次再以筶請示神明是否同意給予指示,然後才可正式針對心中的問題來提問卜筶。卜筶時,先將筊筶在香爐上方順時針繞幾圈,然後再擲地觀察兩片筊筶呈現出的面貌,以一陰一陽為聖杯,表示神明給予肯定的指示,兩者皆陽為笑杯,表示神明開心在笑,或是不置可否,兩者皆陰為哭杯或伏杯、怒杯,表示神明不同意或是否定、不高興的意思。若是求籤,往往還會配合求籤的籤桶、籤詩、解籤簿,以供民眾參考。 在臺灣的道教廟宇或民間信仰的廟宇,在神桌上幾乎都會設置數對的筊杯,讓求籤者、信眾或廟方的主事者,向虔信的神明卜筊請示指引方向用。「筊杯」簡稱「杯」,故台語說的「擲筊」又名「跋杯」。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筊 / 撰寫者:王立宜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4715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宗教器物-筊,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345
撰寫者
王立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