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本是星名,稱文曲星或文星,被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 文昌帝君,即文昌武烈梓潼帝君,簡稱梓潼帝君、文昌君,是蜀王張育、梓潼神亞子與文昌星君等三個神靈合併而成的神明,亦是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中國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說,可見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亂入蜀,夢見張亞子(時人認為「蜀王張育」即為梓潼神「亞子」的轉世化身,梓潼神為文昌星君轉世,三神合併,故稱其「張亞子」)顯靈,追封他為左丞相;唐僖宗為避黃巢之亂入蜀,又親祀梓潼神,追封為濟順王,於是由地方神祇演變為天下通祀的大神。 到了宋代,梓潼神多次獲得皇帝的加封,並因預卜科舉功名甚為靈驗而得到讀書人的信仰。 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與文昌星神合而為一,稱文昌帝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