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霸尖山-泰雅聖山

大霸尖山-泰雅聖山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大霸尖山-泰雅聖山

大霸尖山,泰雅族之語譯為papakwaq’,海拔3492公尺,橫跨於新竹縣尖石鄉與苗栗縣泰安鄉之間,被譽為「世紀奇峰」。根據泰安鄉的泰雅族傳說,突起的大霸奇岩裂成兩半,而成為現今的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在兩座山之間,誕生了一男一女,經過長年的日月精華滋潤後,兩人結為夫妻,並繁衍後代,而其子孫即泰雅族人。因此,大霸尖山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泰雅祖山,也被稱為泰雅聖山,為泰雅族的信仰象徵,對苗栗泰雅族原住民的意義重大。

雪山山脈為大霸尖山的發源地,為苗栗、新竹縣與台中的天然界線,由主峰向北延伸的主稜,至布秀蘭山分成兩條支稜,其中向北直行之支稜即為大霸線。此支棱以大霸尖山為中心,群峰環繞,小霸尖山在西南方,中霸尖山在北方,由中霸再向北延伸,有耶巴奧山、加利山與伊澤山。大霸與小霸皆為硬質砂岩構成,因岩層裸露,加上劇烈的風化作用,而形成岩錐,堆積在直壁下方。

馬達拉溪口為大霸尖山的登山口,日治時期曾是淘金的礦場。

在昭和2(1927)年,台灣已經有人用攀岩技術,登上大霸尖山,此紀錄的締造者是一位居台灣的日本學生瀨古喜三郎,一說是日本人中曾根武欺騙泰雅族嚮導,才登上泰雅族人因敬畏而不願攀上的山頂。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霸尖山-泰雅聖山 /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王碩賢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4258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所在地-地址
苗栗縣泰安鄉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483333
所在地-經度
121.192778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柯武勇,〈勝景〉,《泰安鄉志(下)》,苗栗縣:泰安鄉公所,2008;https://www.openstreetmap.org/note/1419874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王碩賢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