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隘古道拓建於光緒初年,在後汶公路與臺3線尚未闢建的年代,鄉民同心協力開闢的錫隘古道,是獅潭地區與苗栗市區重要的貨運通道。現為鳴鳳山古道群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條。
錫隘是位於獅潭和興村的村落,是清代頭屋、公館山區地帶負責墾務和防禦工事的隘寮。錫隘古道指由獅潭錫隘西行,越過八角崠山脈,經公館鄉北河村後,橫跨後龍溪並連接苗栗市新東街的道路,部分路段過於陡峭,沿途甚至刻有「上崎處鼻孔,下崎觸髻鬃」的石碑。清代,獅潭地區主要生產樟腦、糖、木材,當時年輕力壯的鄉民組成「挑夫」群,以接駁的方式將物產運到苗栗市區販售。不過後來因後汶公路與臺3線的闢建,錫隘古道曾沒落一段時間,於1990年代起陸續拓寬,至民國94(2005)年錫隘隧道打通後全線通車,編為苗26線,成為獅潭地區通往苗栗市的捷徑和要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