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地圖

台灣地圖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光20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光緒21年(1895年)4月17日,中日簽定馬關條約。本圖繪製時為 1895年(明治28年)8月,甲午戰爭已經結束,中日已簽定馬關條約,從地圖名稱「帝國大日本新領地-台灣地圖」,即可知其繪圖目的,且在右下角的日本全圖中,台灣、澎湖已列入其領地,特別的是中國的遼東半島也被列入日本新領地,這是因為此圖是在三國干還遼以前所繪的關係。本圖有經緯度,以一百萬分之一比例繪製,並附多張小圖,左側有基隆港、淡水港、打狗(高雄)港、恆春地方等,右側有蘇澳灣及包括新領地的日本全圖。在內容上仍維持清朝的行政區劃,包括行政中心所在地、蕃地界線(亦即土牛紅線)以及重要城鎮等。在地形上,有河川、山脈之標示,不過山脈為示意圖,非等高線圖。在交通路線方面,有清代興建的鐵道、旅行路線以及一些不明的道路。另有供軍事用途的標示,如兵營、砲台等。重要設施的標示有礦坑、電信局、電信線、海底電纜等。此外,並有一些台灣重要資源的標示,如此山脈中有樟木及其它良材、石腦、油井、此山樹木繁茂等。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佚名
全集/系列名
臺史博臺灣圖像
相關地點
不詳
地點名稱
過山/基隆港/土牛/土牛/淡水/恆春
緯度
23.2677/25.1414/24.2612/24.6879/25.1895736/22
經度
120.58/121.752/120.815/120.923/121.4570447/120.75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