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台灣特色茶製造法及特色(6)鐵觀音茶」, 圖中說明鐵觀音茶特色、製作流程及品飲方法。
鐵觀音茶屬於中度發酵重度烘焙之半球形或球形部分發酵茶類。目前鐵觀音製法與半球型烏龍茶相類似,茶葉萎凋後藉由調控攪拌製程,提升發酵度;製成茶葉再經反覆烘焙,加深焙火程度,茶中成分藉火溫轉化成特有的香與味。因此,沖泡後水色琥珀略紅,味濃而醇厚,微澀中帶甘潤,並有純和的弱果酸味,經多次沖泡仍芬香甘醇有回韻者為佳。尤以鐵觀音品種製造為上品 (俗稱正欉鐵觀音),主要生產於臺北市木柵區及新北市石門區 (硬枝紅心)。
製造流程:茶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炒菁→揉捻→初乾→團揉→再乾。製造鐵觀音茶的特殊過程,即是毛茶經初焙未足乾時,將茶葉用方形布巾包裹,揉成球形狀,並輕輕用手在布包外轉動揉捻後,將布球茶包放入「文火」的焙籠上慢慢烘焙,使茶葉形狀逐漸彎曲緊結。如此反復進行焙揉,茶中成分藉焙火之程度轉化其香與味,成茶經多次沖泡仍芬香甘醇而有回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