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麒麟里家庭式雞舍與養雞產業

跟麒麟里家庭式雞舍與養雞產業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麒麟里家庭式雞舍與養雞產業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麒麟里家庭式雞舍與養雞產業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麒麟里家庭式雞舍與養雞產業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麒麟里家庭式雞舍與養雞產業

養雞產業在麒麟社區的產業經濟中佔有重要的一環,在內底林、東埔和紅仙水皆有養雞場的分布。雞是經濟動物,現代人想看雞通常要去專業養雞場才能看見,但在早期農村時代,家家戶戶養雞可是家常便飯呢! 約在1970年代末,麒麟社區才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養雞場,在此之前以家庭式雞舍居多。以前居民會在房屋前後放養除草雞,飼養成群的雞鴨鵝,農舍和雞舍和鴨寮、鵝寮共存的情景經常可見。 以前的人會將受精後的雞蛋放在電燈泡下方的粗糠墊料上孵蛋,小雞孵出後,先把小雞養大些,再放回雞舍。由於雞是群居動物,所以公雞母雞帶小雞的情景在以前鄉下地方很常見。 雞喜好挖土和啄石頭幫助胃的消化,也會到草堆裡啄食昆蟲、蚯蚓和草籽,有時農人也會將挑菜剩下的菜葉給雞吃。這些雞的生活條件有別於雞場的模式,所以各個筋骨強健、精神愉快。 早期農村飼養家禽家畜,是因為可以收新鮮的蛋,或做為過年過節餐桌上的料理食材,還可以減少開支、貼補家用,和現在大規模飼養的用意大為不同了。 現在在麒麟社區還能見到少數家庭式雞舍,這些人家過著愜意的農村生活,人、動物和土地的關聯,仍然緊密。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麒麟里家庭式雞舍與養雞產業 / 撰寫者:陳婉真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2599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南投縣埔里鎮麒麟里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927447
所在地-經度
120.984764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陳婉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