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黑點刺蛾的幼蟲,俗稱刺角蟲、圓刺毛。皮膚接觸此時期蟲體上的刺毛,會產生燒炙感之痛感,嚴重時會引發過敏性皮膚病,是妨礙茶園工作的重要防治對象害蟲。
幼蟲期七齡,一、二齡幼蟲多棲於葉面嚙食上表皮及葉肉,僅留下表皮;三、四齡幼蟲則移往葉背危害,此時則留上表皮;五齡以後食量增加,多蠶食全葉或僅留葉之主脈;至六、七齡時受害葉片之傷口呈刀切狀,為極明顯之特徵。
雄蛾具強正趨光性,成蟲羽化後棲息於繭附近,至下半夜開始飛翔活動,其飛翔力不強,飛翔時多作波狀上下起伏飛行。通常雄蛾較雌蛾活潑,其爬行及附著力均弱,不善於步行。晝間藏於茶樹或其他樹木茂盛處或雜草叢內,成蟲多在夜間交尾,交尾時間甚長,一般由傍晚開始至翌晨終止,交尾後於葉片表面產卵。卵多於早晨孵化,成熟之幼蟲於附近地面落葉或1公分左右之淺土中結繭,結繭後即蟄伏繭中一段時期作最後一次蛻皮而化蛹。成蟲以4~9月出現高峰,尤以7月最多;危害高峰期為每年之7~8月,其次則為4~5月及9~10月。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