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茶15號俗名為「白燕」,是茶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源自於民國49年(1960年)10月起,以白毛猴品種為父本,與優良品系進行人工雜交,經各項育種篩選,至民國70年(1981年)區域試驗完成,開始申請品種命名,同期共有5個品系申請命名,其中4個品系獲得品種名。
臺茶15號的血統與臺茶14號相同,是利用母本台農983號與父本白毛猴經人工雜交而來,原品系代號為72-215號,在1983年命名為臺茶15號。其母本台農983號為利用母本黃柑與父本Kyang雜交而來,特性為具有大葉種血統,生長勢強、適應力強、高產,但製造紅茶水色淡,苦澀味弱;其父本白毛猴特性為茶芽大且茸毛密度大,但茶樹衰弱,樹矮葉小,抵抗力弱。
臺茶15號具有以下特性:中生種,生長勢中上,樹勢橫張,芽葉密度中等,茸毛長度長(四個同期品種中最長),葉色淡綠,葉尖尖鈍,抗蟲性中,抗旱性中強,最適合製作烏龍茶及白茶,其次為紅茶及包種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