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江明赫談接觸大林萬國戲院的緣起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江明赫談接觸大林萬國戲院的緣起

本影片為「接觸大林萬國戲院的緣起」,拍攝日期為2023年8月4日,影片時長為7分4秒。

大林萬國戲院始建於1969年元旦,就江明赫口述,那是當時政府推動地方電化教育的場所之一。他首次踏入這座戲院是在1986年,當時就讀大林「三和國小」的他,隨全校師生觀賞愛國政宣片《國父傳》(丁善璽,1986)。童年時期的萬國戲院,在江明赫記憶中有著鮮明的印象:早期的萬國戲院由外到內的設計為,戲院建築正中間為售票亭,左右兩側各一道出入口,入口處設有鋁門框。放映廳內部呈斜坡式設計,排列著可翻動椅墊的鐵製座椅,照明略顯昏暗。廁所的異味和盤旋在投影機光束周圍的蝙蝠,都成了他難忘的回憶。除了政宣片外,江明赫還在此觀賞過《好小子》(朱延平、張美君,1986)和《報告班長》(金鰲勳,1987)等電影,其中《報告班長》更啟發了他對軍旅生活的嚮往。1980年代,戲院外牆上的電影廣告看板則出自於畫師陳明山之手。

作為大林鎮最後一家戲院,萬國戲院在1988年結束營業後,改由卡拉OK業者經營。當時戲院原有的內部設施多遭到拆除,直到江明赫成年後才有機會再次走進這座闊別多年的戲院。戲院的售票亭已不復存在,觀影空間的地板被填平並隔成了20多個小隔間,只剩樓上的放映室空間被保留下來,戲院建築和外面的「萬國戲院」招牌則成為戲院唯一遺留下來的剪影。

萬國戲院於1968年元旦開幕,由樊賜生興建並經營。樊賜生為大林人,出生家境貧困,經商有成後購入酒家「江山樓」的土地,這棟建築在日治時期曾是接待高階軍官和富商的高級酒家。樊賜生購入後將其改名為「南榮行」,轉型為南北雜貨店。由於當時大林糖廠是西部糖業的重要分廠,樊賜生看準商機,開始從事糖廠運輸與糖業買賣。到了1960年代,樊賜生決定擴展其事業版圖,便買下了在火車站對面的大林戲院,開始了家族娛樂事業的經營。1961年,簡德卿鎮長因法律糾紛而將仁山戲院轉賣給樊賜生,他隨後將戲院更名為「新興戲院」繼續經營。而在南榮行後方的土地就是大林萬國戲院的所在地,戲院歇業後,曾轉手給卡拉OK業者經營,戲院內的相關設施已不復存在,直到地方人士江明赫找上後代繼承者樊豐正,戲院才開始有了重生的契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江明赫談接觸大林萬國戲院的緣起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222740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江明赫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8/04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