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由武夷茶樹上採摘所得,受小綠葉蟬嚴重危害之茶菁。
在林馥泉先生編著的烏龍茶及包種茶製造學中(民國45年由林口茶業傳習所出版),謂外銷烏龍茶通常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合乎外銷的正格茶。第二類是特色高級茶,通常稱為膨風茶。第三類則為正茶精製後之副茶。文中列出30年前(即民國15年,1926年)臺灣烏龍茶外銷分級及品質鑑別記分表,表中顯示最高等級的烏龍茶,英名為extra choice,臺灣俗稱「膨風茶」的東方美人茶。至於第二類特色高級烏龍茶,乃分級以外的特殊茶葉,茶葉是由一心一葉採摘,並帶有多量肥大的白毫鮮葉所製成,不講究條索,外型美觀、氣味特殊(指帶有蜜香風味)評定其價值。由於產量無多,品質異常優異,不另分級,俗稱「膨風茶」。
茶菁原料的選擇亦是製造膨風茶重要條件,除了須選擇受危害過的茶芽外,茶芽長短也是影響品級的重要因素。在茶業改良場日據時期歷年試驗研究成果,生葉採摘時期試驗(1923-1927),指出烏龍茶採摘時期,分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及一芽三葉採三種,一芽一葉者 為Finest to choice,一芽二葉者on Fine,一芽三葉為Full superior級。從上可知,照片上之茶菁仍達不到最高品級烏龍茶之水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