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臺灣音樂人物口述歷史影音-王秀如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南臺灣音樂人物口述歷史影音-王秀如

王秀如,十一歲時因為父親和郭一男的結識,透過南星唱片發行,初啼試聲〈台北迎城隍〉就成功打響了名號,一曲紅遍歌壇。後續錄製了描繪農業時代賣花少女戀愛故事的〈賣花女之戀〉,離開南星唱片後在環球錄製了民謠歌曲〈白牡丹〉、〈雨夜花〉、〈月夜愁〉、〈春宵吟〉等,唱過不勝其數的經典台語歌。

台語歌市場逐漸沒落時,王秀如沒有被打敗,自己帶著曾經唱過的唱片,主動應徵日新歌聽的駐唱歌手,受到老闆賞識也穩定了收入和工作。而後他也不斷精進自己,為了翻唱國語歌,找關華石老師學國語,成功進入台視群星會,開啟了第二階段的音樂生命。 受邀至外國演唱,開啟了他海外繁忙的歌手生活,新加波文華大酒店、香港夜總會及九龍彌敦道,王秀如和林沖兩人唱遍了街頭街尾。

王秀如也曾嘗試創業,海外的生活就在做生意的興衰和唱歌演出間循環。漂泊加上思鄉知情,他決定回到故鄉台灣,因緣際會下登上丁文棋的節目-古早味的台灣歌,讓他重新回到台語歌壇。 王秀如說自己有三個夢想:成功創業、在舞台上演唱台北迎城隍以及群星會成名曲卡門。他說:「每個人都有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夢想成真。」對於自己得以在人生中不同階段實踐每個夢想,她笑稱這些是自己很幸運,擁有這些晚來的春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高雄市電影館
管理者
高雄市電影館
別名
本名:王秀美
創作者
高雄市電影館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5
媒體類型
影片
參考資料
《南方尋樂記-台語流行音樂工作者訪談錄》
存放位置
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高雄市電影館)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