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

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

竹林山寺主祀「十八手觀音佛祖」(又稱蕃薯媽、十八股媽),係清乾隆三年(1738)隨著泉州晉江縣、南安縣、惠安縣等三邑移民,從安海龍山寺分靈抵臺創建艋舺龍山寺的觀音聖像之一,清嘉慶六年(1801)恭請至林口台地坪頂十八庄輪流奉祭。 昭和十三年(1938)4月興工創建「竹林山寺」,至昭和十四年(1939)2月竣工,昭和十五年(1940)農曆5月6日子時安座晉殿。後遇太平洋戰爭,全面停止了輪祀,到了戰後十八坪位才恢復輪值傳統。 民國三十八年(1949)輪值區域重新劃分為直屬坪位、巡迴坪位及正爐坪位,而後幾經合併更動,成為現今19坪位。早期信奉十八手觀音者以三邑人士為主,後因地緣及移民遷徙等因素,信仰逐漸擴及新北市與桃園市內安溪、漳州與客家移民,甚至戰後眷村外省新移民也擔任過爐主,呈現其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風貌,成為北臺灣重要觀音信仰之一。 巡迴觀音佛祖過頭(以下簡稱觀音媽過頭),「巡迴媽」為竹林山寺的「二媽」,係日治時期為保護觀音佛像本尊遭破壞而另塑分身,戰後「二媽」即代替大媽輪值各庄頭奉祀,輪值坪位依序整併為大南灣坪位、小南灣坪位、下湖坪位、龜山鶯歌坪位、桃園坪位、大竹坪位、南崁坪位、大園坪位、坑子外坪位等九大坪位,佈及新北市林口區、八里區、鶯歌區、桃園市龜山區、桃園區、蘆竹區、大園區等7區,且承襲保存著開基十八手觀音佛祖未建寺前的輪值慶典模式,尤其輪值坪位全境動員參與,齊力協助慶典活動,使生活與信仰合而為一,具文化生命力。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 / 授權人:國家文化資產網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BOCH_CountryCulture_51&id=2019012800000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新北市
林口區
2
新北市
八里區
3
新北市
鶯歌區
4
桃園市
龜山區
5
桃園市
蘆竹區
6
桃園市
大園區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新北府文資字第1072059288號
2018-11-06 17:47:17.197
級別名稱
民俗
種類
種類代碼
F5


種類名稱
儀式、祭典、節慶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巡迴觀音媽過頭年度慶典暨各項活動包含 1.籌組慶典委員會 2.筊選爐主 3.召開各項過爐及正戲慶典籌備會議 4.搬運巡迴媽神龕及各項傢俱 5.過爐慶典 6.安座爐主厝暨演落馬戲 7.筊選正戲(酬神謝願)日期 8.奉飯、奉茶、素齋午供 9.點燈法會 10.初一、十五 爐主厝犒軍 11.輪值犒軍戲 12.觀音佛祖三大聖誕千秋法會 13.刈單迎請巡迴媽、發媽、祿媽、善財、良女 14.中元普度法會 15.竹林山寺慶讚下元二朝醮典 16.新春期間走春插頭香 17.謝燈法會 18.磅量神豬、神羊 19.筊選發豬獻刃時辰、起鼓發表時辰 20.迎請竹林山寺大媽暨各方神祇蒞臨 21.發豬獻刃 22.正戲(酬神謝願)慶典 23.恭送觀音佛祖(過爐慶典) 24.觀音媽回卸任爐主厝做客 重要祭典 1. 筊選爐主:輪值坪位則會於前年的農曆4、5、6月間公告轄區內善信報名「首事」,並舉行筊選爐主。筊選爐主前一日需至爐主厝迎請二媽(巡迴媽)以及至竹林山寺迎請十八手觀音大媽至坪腳;筊選當日依序先由主任委員擲筊,依所得連續聖杯最多者當選爐主,依序為副爐主或候補爐主,其餘為首事。怠至新爐主選出後,當日下午新任爐主會聘請陣頭軒社熱熱鬧鬧迎請巡迴媽到其宅中做客一晚,當然也免不了大宴親友,好好慶祝熱鬧一番。隔天早上即恭送大媽及巡迴媽回到竹林山寺與爐主厝,完成了重要活動。 2. 過爐慶典:過爐慶典當日,從各個坪位來隨香的眾善信都會聚集到坪位坪腳或紅壇,焚香祝禱「起馬」,信眾手持「隨香旗」,並點上俗稱的「起馬香」,信眾再將隨香旗在觀音媽爐上過香火,隨後手持隨香旗與點燃一支大香,跟著觀音媽起駕繞境,直到抵達新的坪位坪腳,則再向觀音佛祖焚香,隨香旗再一次在爐上過香火,並將大香拔起一起帶回,插在自家神明廳的神明爐上,稟明隨香圓滿,俗稱「落馬香」。 由於大多數坪位的過爐繞境慶典多會到下午時分,中午時,輪值坪位的首事及善信們會準備豐盛的午餐點心來招待所有隨香客以及參予的工作人員,正就是所謂的「拜飯擔、吃飯擔」。 而整場繞境結束後,隨即將觀音佛祖安座於坪位所在地之坪腳(寺廟或紅壇),發表啟建三獻法會一壇或三壇,並演戲酬神。 3. 安座爐主厝暨演落馬戲:通常在過爐慶典的隔天早晨,隨即恭迎巡迴媽、發媽、祿媽、善財、良女等安座爐主厝,有些坪位會再一次在所有轄區或爐主厝所在村里進行繞境,之後才抵爐主厝安座,並演落馬戲大戲酬神,下午爐主厝犒軍,晚上爐主會大擺筵席犒賞這幾天所有工作人員的辛勞。此外,當日按傳統而言,也會進行筊選明年酬神謝願殺豬公日期,好讓下一個輪值坪位能儘早最好準備。 4. 筊選正戲(酬神謝願)日期:筊選下一年正戲(酬神謝願殺豬公)日期,通常選在安座爐主厝演落馬戲當日筊選,主要因為十八手觀音本尊大媽也在,以免還要另外找一天迎請大媽下山來筊選。 5. 輪值犒軍戲:在輪值坪位一年期間,會於初一或/和十五,輪流由各村里(或為鄰戶、爐主厝)負責一次以上的巡迴媽祭典與犒軍戲祭祀慶典。 6. 正戲(酬神謝願)慶典:一到清晨,裝飾華麗得神豬神羊陸續運到祭祀會場;而在法會會場內,則準備啟功請聖,爐主則需跟著法會隨拜,科儀依序大致為:啟功請聖、琅涵演經、敬拜天公、巡香獻牲、犒賞軍兵、敬地府、交經納懺、雲廚妙供、祝燈團圓、完功送聖等。 (新北市民俗提報表)
所屬族群
族群名稱
福佬


類別名稱
漢民族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分機4504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地址
新北市林口區竹林路325號
主辦單位-聯絡電話
(02)2601-1412
主辦單位-名稱
財團法人新北市竹林山觀音寺
評定基準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法令依據
<<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2、3款
保存者/保存團體
財團法人新北市竹林山觀音寺
指定(登錄)理由
一、「觀音媽過頭」歷年由信仰區域居民自主傳承運作,久已成俗且參與者甚眾,成為北臺灣極具特色之宗教信仰文化。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二、九大坪位輪祀已形成穩固祭祀行為文化,深具地方特色,而其移爐式的爐主厝信仰形式係該民俗之最具指標性者。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 三、「觀音媽過頭」承襲保存著開基十八手觀音佛祖未建寺前的輪值慶典模式。從籌組慶典委員會、筊選爐主、過爐慶典、筊選正戲日期、輪值犒軍戲、刈單迎請巡迴媽等為期一年多之各項大小活動,其表現形式皆能持續傳承。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代表圖像來源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