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暨周遭廣播設施地景文化景觀

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暨周遭廣播設施地景文化景觀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暨周遭廣播設施地景文化景觀

「中央廣播電臺」成立於民國17年(西元1928年)的中國南京丁家橋,民國38年(西元1949年)隨中國國民黨來臺,更名為「中國廣播公司」民國69年(西元1980年)中央廣播電臺改隸國防部,至民國87年(西元1998年)元月1日,中央廣播電臺脫離國防部,和中國廣播公司海外部合併,更名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其中鹿港分臺包括電臺、中流新莊與兩處天線電塔區,規模為九個分臺之最。   鹿港分臺內設有臨時播音間,以備臺北總臺遭受攻擊後接手相關節目製作。過去鼎盛時期,為全天24小時對中國播送電波,工作人員達五十餘位,主要負責各項設備維護管理,以確保運作正常。近年來由於經費縮減,改採分時段播送方式,人員也大幅精簡,相對地,對於若干附屬設施與空間的照顧,則顯得力有未逮。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發射機功率是亞洲第一,國內首座室內型變電所及特殊的自立式四塔定向天線及護城河與哨所,別具特色。 鹿港鎮的中央廣播電臺位於該鎮西側,屬都市計畫區外圍,基地包括電臺、中流新莊,以及二個發射臺,面積約7.3公頃,其建物尚屬完善,開放空間完整並有為數不少的大型植栽,另基地周邊圍繞河道,成為相當具有特色的景觀元素。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狀
1.鹿港分臺辦公室是典型的民國49年(西元1960年)年代末期現代建築,這棟建物的窗框為當時流行之鋁製,除了氣派的玄關以外,2樓保有一間據傳專為總統來訪準備的空間。機房的部分,保有完整的設備,相當難得。 2.宿舍區包含甲乙丙三種不同等級宿舍,以及招待所與單人宿舍。中間還有大草坪,格局完整。 3.北側鐵塔區域兩座發射塔已經倒塌拆除,但另外兩座反射塔仍存在。當年運作時,鐵塔有通電,因此基座以絕緣礙子與塔座隔離,並有金屬接地條。 4.南側鐵塔區四座鐵塔均存在,但高度較低,且周邊景觀較差。另先前因道路拓寬,設施拆除較多,較不完整。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彰化縣
鹿港鎮
光復路4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廢止/撤銷
府授文資字第0980001949號
2009-05-26 11:49:38.658
撤銷登錄文化景觀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字第1070457373A號
2018-12-24 16:14:26.427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
內容與範圍
1.文化景觀本體:坐落於彰化縣鹿港鎮新宮段851、852、854、855、856、857、861、863、865、866、867、868、869、870、879、963、964、965、966、967、972、972-1、968、969地號、彰化縣鹿港鎮東石段69、70、71、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9-1、309-2、310、310-1、311、351、353、355、362、386、386-1、386-2、388地號及彰化縣福興鄉福龍段904-1、906-1、924、1108、1112、1114、1115、1116、1117、1118地號土地上建物,門牌號為彰化縣鹿港鎮光復路4號。 2.定著土地範圍之地號及面積:「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暨鹿港分臺天線鐵塔」建築本體座落土地為彰化縣鹿港鎮新宮段851、852、854、855、856、857、861、863、865、866、867、868、869、870、879、963、964、965、966、967、972、972-1、968、969地號、彰化縣鹿港鎮東石段69、70、71、297、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9-1、309-2、310、310-1、311、351、353、355、362、386、386-1、386-2、388地號及彰化縣福興鄉福龍段904-1、906-1、924、1108、1112、1114、1115、1116、1117、1118地號(部分),面積約343,846.95平方公尺。(實際面積以實際測量為準)
特徵
「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暨周遭廣播設施地景文化景觀」包含電臺本體(機房)、哨所、護城河、宿舍區之全區,北天線區全區,南天線大部分區域。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評定基準
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能反映出土地永續利用之特殊技術、特定模式或價值/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904-1
2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906-1
3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924
4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1108
5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1112
6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1114
7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1115
8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1116
9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1117
10
彰化縣
福興鄉
福龍段
1118
11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51
12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52
13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54
14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55
15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56
16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57
17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61
18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63
19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65
20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66
21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67
22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68
23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69
24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70
25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879
26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63
27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64
28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65
29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66
30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67
31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68
32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69
33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72
34
彰化縣
鹿港鎮
新宮段
972-1
35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69
36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70
37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71
38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297
39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298
40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299
41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0
42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1
43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2
44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3
45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4
46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5
47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6
48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7
49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8
50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9
51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9-1
52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09-2
53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10
54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10-1
55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11
56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51
57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53
58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55
59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62
60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86
61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86-1
62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86-2
63
彰化縣
鹿港鎮
東石段
388
關連的項目
「中央廣播電臺」成立於民國17年(西元1928年),為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時期成立之國家廣播電臺,基本任務為對國內民眾宣傳與對外國際宣傳。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央廣隨國民政府遷臺,更名為「中國廣播公司」,在冷戰時期開始與對岸進行廣播戰,與中廣、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國防部有密切關係。民國87年(西元1998年)中央廣播電臺和中國廣播公司海外部合併,改制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簡稱央廣,正式走向國家化的公共媒體。 依據法定任務及營運方針,央廣隸屬於文化部,在屬性及定位上配合政府政策,宣揚臺灣自由、民主、人權、多元文化等核心價值,以追求、捍衛中華民國國家利益為依歸。目前以「臺灣之音(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縮寫RTI)」作為臺呼,是中華民國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每天以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粵語、英語、日語等14種語言代表中華民國對全球發聲。此外央廣也有歌唱、旅遊、新聞等一般性節目。本案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成立於民國58年(西元1969年),為冷戰時期與對岸進行廣播戰的脈絡下所設立的分臺,也是央廣全臺9個分臺中規模最為龐大者。鹿港分臺主要業務是對中國大陸的華中地區心戰喊話,早期有憲兵駐守,老一輩鹿港人多認為此地是軍事重地。
緯度
24.059991
經度
120.42734610000002
法令依據
<<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備註
資料來源: 陳柏年主持,《彰化縣文化景觀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保存及管理原則暨保存維護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22。 王貞富主持,《113年度彰化縣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24。
指定(登錄)理由
1.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軍事文化景觀,護城河、電塔、冷卻池、哨亭等設施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 2.能反映出土地永續利用之特殊技術、特定模式或價值:土地疑似延續日本時代軍事地景(鹿港飛行場),後為美軍冷戰時期之特殊軍事技術地景,其設施與建築全臺罕見。 3.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此建築及景觀呈現出冷戰時期之歷史,具有高度時代價值,尤其是地景就能反映出當時狀況與環境。
代表圖像來源
彰化縣文化局
特殊價值
本案「中央廣播電臺鹿港分臺」雖於民國55年(西元1966年)開始建置,然基地本身的區域發展脈絡可追朔至日治時期。其中「北天線區」基地過往為鹿港鹽場的鹽田,戰後因鹽場產量驟減與八七水災等因素而廢晒,除透過公地放領撥給農民轉作農田與魚塭,另保留數十甲地予中央廣電臺鹿港分臺興建「北天線區」,使此區域呈現產業文化地景與軍事文化地景並存之樣貌。 「電臺區與宿舍區」基地之西側則緊鄰日治時代之鹿港飛行場,鹿港飛行場至戰後荒廢,跑道中段部分於民國57年(西元1968年)設立鹿港高中,使此區域除本案之冷戰時期特殊軍事技術地景,亦加入教育地景之元素。土地延續日本時代軍事地景(鹿港飛行場)與產業地景(鹿港鹽場的鹽田),後為美軍冷戰時期之特殊軍事技術地景,其設施與建築全臺罕見。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