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指定/登錄
府文推字第0910094123號
2002-07-01 13:19:49.964
變更/修正
府授文資字第1010001985號
2012-01-13 14:24:14.986
指定/登錄
府授文資古字第10702424341號
2018-09-17 00:00:00.0
原公告歷史建築變更登錄為紀念建築;公告生效日為107年9月17日,發文日為107年10月30日
現狀孫將軍因政治原因幽居於此33年,民國79年(西元1990年)11月辭世後,眷屬與昔日部屬積極籌設「孫立人將軍紀念館」,計畫蒐集、整理孫將軍之文稿、照片、遺物等,以展示孫將軍的一生事蹟,及部分中國近代史之史料,提供學術研究及世人紀念、景仰,紀念館於民國99年(西元2000年)11月21日揭牌。
外觀特徵建築為和洋混合風格,其屋頂為切妻式小屋,主要由東西向以及南北向各一組切妻屋根組成;屋身為編竹夾泥牆與木摺灰泥牆,外面牆則鋪杉木雨淋板。特別的是外觀維持將軍居住時之色調,而非一般日式宿舍之木造原色。
保存區範圍外附屬建築為近年增建,除西側水泥房及東北側倉庫為家族住居及儲物空間,西北側之樓房早期曾為監控孫立人將軍使用,現仍為公務機關之辦公室。
室內特徵主屋平面為U字型,內部為高架地板。空間大致可分為玄關、書房、客廳、佛堂、客間、起居間、臥房等空間,起居間有前後廊,側面及後方有庭園。書房與客廳存有許多將軍之文物,尤其象骨矮凳為緬北作戰之紀念品,甚為著名。
評定基準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合於歷史建築登錄基準之建造物與附屬設施物,如屬與歷史、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貢獻之人物相關者,得登錄為紀念建築
法令依據<<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2項
開放時間本館開放及導覽解說時間:
【防疫期間,暫停開放及導覽,恢復時段將另行公告】
------
每月第二週及第四週的週日,上午9:00~下午16:00開放參觀導覽。
每小時整點開放,限40人進入,參訪時間1小時。
民眾預約導覽解說~每月雙週的週日上午9:00、10:00、11:00,及下午13:00、14:00、15:00,共六場。
導覽解說團隊: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志工大隊中區支隊志工
民眾線上預約參訪: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attractionmenu?uid=70
指定(登錄)理由1. 建築與區域歷史沿革意義:
本建物所在區位,日治時期為臺中市西北郊外「後壠子庄」。該庄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主要為緩和本市中心過度的人口發展而形成的新興住宅區。此階段的開發,主要由大和村建築組合、臺中市役所、臺灣住宅營團及臺中州農事試驗場等單位,興建住宅或官舍所構成,對於本市近代都市發展與住宅計畫具歷史意義。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關係:
本建物在國民黨政府時期,屬彰化縣農會所有。民國42(1953)年1月26日,孫立人將軍以孫夫人名義購入。民國44(1955)年「孫立人事件」爆發後,孫將軍遷入,此後一生便居住於此。
孫立人將軍為臺灣近代重要將領,並有多項戰功。孫將軍於二戰期間,協助美、英作戰,並於援緬作戰中立下輝煌戰功,也曾參與剿共。另外,在國民黨政府尚未遷臺前,孫將軍便已來臺,於鳳山成立軍官訓練學校、女青年大隊及幼年軍,其培育人才,對於臺灣無論是在軍事或政治上,皆有著深遠的影響。
3. 建築特色概述:
外觀保存完整,建築室內平面及室外立面融合和洋風格。空間大致可分為玄關、座敷(客廳)、應接室、緣側、臺所、風呂、廊下等空間;其屋頂為切妻式小屋,主要由東西向以及南北向各一組切妻屋根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