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賽夏族paSta'ay

賽夏族paSta'ay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賽夏族paSta'ay(矮靈祭)的歷史源自賽夏族一個「愛恨交織」的傳說。 古時,賽夏族部落對岸山洞裡,住著一群身高不滿3尺(1公尺)的小矮人,賽夏族人稱之ta’ay(音譯: 達隘)或戲稱矮人。達隘身材雖矮小智慧卻很高,而且行動迅捷,他們經常教導賽夏族人農耕漁獵技術、治病方法,賽夏族人對他們心存感激,常請達隘喝酒同樂。在每年收成後,也會準備豐盛酒菜招待達隘。但達隘常在喝酒後調戲賽夏族婦女,導致賽夏族人心生不滿,亟思報復,但不敢輕舉妄動。在某次慶豐收歡樂之夜,達隘又調戲賽夏婦女,一位賽夏青年決心進行報復行動。乘黑夜暗中將達隘每天必經之橋(以兩枝枇杷樹幹架設而成)砍斷一半,再塗抹泥土遮掩,當達隘酒後成群走上橋時,橋不堪負荷而折斷,達隘紛紛墜落河谷死亡,僅餘兩名年長達隘未上橋而逃過一劫。事後這兩名倖存之達隘決定離開賽夏族部落,離去前忍悲傳授祭歌及祭儀,告誡賽夏族人須每年祭拜達隘靈魂,否則必有災禍,隨後即朝東方離去。 達隘離開後的次年,賽夏族人開始災禍連連,先是農作物歉收,打不到獵物,造成飢荒,接著族人生病無人能治,賽夏族人開始恐慌,認為是受到達隘的詛咒。為請求達隘原諒、慰藉達隘靈魂,避免災害擴大,於是在秋收之後農曆10月中旬的月圓之夜起,舉行祭祀達隘靈魂儀式,連續3個夜晚從太陽下山舞至次日太陽出來,稱之paSta'ay(音譯:巴斯達隘),外人則稱為「矮(人)靈祭」。 paSta'ay(矮靈祭)原本每年舉行一次,日治時代政府擔心賽夏族人藉此聚集謀反,於是改為兩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所有儀式都有一首祭歌相配合,傳說祭歌是倖存的兩位達隘教導賽夏族人唱的,朱姓族人因為學得最完整最正確,因此每次祭典均由朱姓族人擔任總主祭。 paSta'ay(矮靈祭)祭歌共16章,35節,232句,17個曲調,每節以一種植物的尾音押韻,詩行完整,唱法特殊,與paSta'ay(矮靈祭)之迎靈、娛靈、送靈舞步相配合。祭歌的歌詞以迎靈開始,隨著章節的不同,達隘與賽夏人間的恩怨情仇在祭歌與舞步的律動中重現。祭歌內容除了對賽夏族人殺害達隘的故事情節提出控訴外,還有許多達隘對賽夏族人的諄諄訓誨,伴隨歌舞的進行,交織成paSta'ay(矮靈祭)神人交融的神秘景像。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苗栗縣
南庄鄉
2
新竹縣
五峰鄉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文資局傳字第10220115721號
2013-10-04 19:02:31.0
變更/修正
文授資局傳字第1083000920號公告
2019-01-25 19:23:37.65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變更登錄名稱
變更/修正
文授資局傳字第10630148871號公告
2017-12-25 00:00:00.0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11條規定重新登錄
級別名稱
重要民俗
種類
種類代碼
F5


種類名稱
儀式、祭典、節慶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paSta'ay祭典過程摘要如下:(一)祭前儀節1.約定祭期kakawas:於9月份商談祭期。2.結芒草約期:過去沒有日曆,為了不忘記,就在一條長繩打成一個個結,結的數量和到舉行祭典的日數一樣,然後逐日的早上剪掉一個結,直到舉行祭典之日。3.討論會babalon:不定期舉行討論會,朱姓主動與各姓溝通,聽取各方面的意見。4.協調會ayalaiou:於11月初在中港溪的東河、南河匯流處舉行。各部落的姓氏長老或代表(含南北兩祭團)及唱歌者必須參加。5.綁芒草結umosig:由朱姓送至各姓,umosig 是為了防範矮靈作祟。將umosig 繫在身上,其他如門楣、車、穀物、臼、農具、獵具、廚房、桌椅、廳堂等等都要綁上,直到祭典完畢才可除去。6.預備hahaλoan:準備之意,由主祭者領導大家分頭準備各項祭品、安排人員、練唱祭歌等。朱姓所有媳婦、女婿都要參與祭典期間的各項工作。(二)祭典儀式1.迎靈raraol 及贖罪調解sinsinombl:代表至會靈所調解上次祭典以後二年間,所發生之爭執不平事。由朱姓拿銅板或silo串珠及太白酒,向矮靈求赦。姓氏之間的爭執,由二姓長老合飲表示和解。家中爭執由家長與朱姓合飲表示得到矮靈的寬恕。2.祭告祖先homabes:殺豬後分配各戶,由朱姓、風姓主持祭告祖先儀式,要用奉獻的儀式恭請矮靈降臨。3.薦晚餐paksau 及招靈rumaol:第二天清晨朱姓長老在祭場薦矮祖妣。祭場開始唱祭歌的第一章raraol(招請歌),由朱姓媳婦樁米,男士打tinaobun(米糕)。這個儀式僅有朱家才能參與,別姓賽夏族人及外族人不可參加。4.延靈kisinaulang:第二天傍晚各姓代表迎接矮靈至會靈所(祭屋)主祭者和朱家長老要在祭屋指揮祭典,外人不能接近或窺看。祭場舉行迎靈之舞到天黑,不作通宵之舞,第三天清晨再跳一段舞,然後大家解散。5.娛靈kisitomal:第三天傍晚至主祭家的祭場舉行歌舞,一直到第四天清晨,所唱之歌為kisitoma(真實之歌)。6.逐靈kisipapatnawasak:第四天傍晚與前一日同樣舉行歌舞,一直至午夜後歌舞停止,所唱之歌為kisipapatnaural(送別之歌)。7.訓話komawas:第四天午夜由朱姓及風姓長老站在臼上訓話,訓誡族眾虔誠致祭,檢討兩年族內的情形,勉勵大家要團結一致,維持賽夏族光榮的傳統。8.巡酒paraomarawak:訓話完畢後,主祭者持酒向眾族巡酒,歌舞跳到天亮。9.送靈kisipapaosa:第六天清晨送靈儀式。分以下階段:饋糧及丟棄芒草結,塗泥,伐榛木,跳抓芒草結,墮架,令毀架者飲酒,.毀架,折碎榛木然後向東方丟棄。(三)祭後儀節1.賞勞:朱家以酒、餈犒賞毀架者,在祭場提供餐食由眾人搶食共享。2.答謝慶功宴3.送矮妣於野:在慶功宴之家完成「送矮妣於野」儀節。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除多個複雜的步驟程序外,還使用各種不同的植物、器物,象徵不同的意義以達到不同作用。1.舞帽(kirakil):祭典前由各姓製作,用來巡行在舞蹈隊伍中間。2.臀鈴(tabaa’sang):婦女跳舞時綁在背後靠臀的地方,產生的聲音做節奏,為舞步和祭歌引導。3.蛇鞭(paputol):為娛靈時由主祭者和朱姓長老使用。每次巴斯達隘祭典要製作一條,與上次祭典的蛇鞭一起使用,祭典結束後把舊的丟棄,新的留到下次使用。4.十年大祭旗(sinaton):由豆姓製作,豆姓和絲姓輪流背負,芎姓當助手,但不能背大祭旗,其他姓氏也不能碰祭旗。賽夏族人一生中要摸背旗者的背兩次,第一次是出生後第一次十年大祭,第二次是長大成人後自己去摸背。
所屬族群
類別名稱
原住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評定基準
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
法令依據
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1-3目
保存者/保存團體
苗栗縣賽夏族巴斯達隘文化協會、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
指定(登錄)理由
一、賽夏族paSta'ay祭典內涵顯現該族群的文化價值、宇宙觀及民族知識。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1目:「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noka SaySiyat ka paSta’ay kita’en ka kak’i’iyaeh nak kaspengan, kat’enan ki kinra:aman. maylal’oz no kaSakira:a’an nom sompeng ka kintatini’an ka howaw ki kapaSowatoroe’ nom pa’aSkan ki nom patae’aes ka kakrangi’an kina:at minay 3 o minay 2 o minay 1 kina:at-- “ka tinaSilotor ki pinatawawan koSa’en ’ima kintatini’an kaspengan Sekla’en ka kin’i’iyaehan noka mae’iyaeh ’ima ’okik hingha’ a ta:an ”. 二、祭歌與舞蹈、肩旗和臀鈴等藝能及文物保存完整,傳承賽夏族獨特的祭典儀式與藝能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2目:「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kayzaeh ka tinaSilotor no kakiSnopaSta’ay ki kapra:wak o kayzaeh ka kinalahang no kakrangi’an koSa’en kilakil ki katapa:ngasan, nom pataSilotor noka SaySiyat ’ima nonak ka kaspengan paSta’ay. maylal’oz no kaSakira:a’an nom sompeng ka kintatini’an ka howaw ki kapaSowatoroe’ nom pa’aSkan ki nom patae’aes ka kakrangi’an kina:at minay 3 o minay 2 o minay 2 kina:at-- “nom pakSekla’ noka mae’iyaeh ’ima sobae:oeh ka howaw , ka pa:ka:i’an ki ka’owazan”. 三、兩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賽夏族人共同維護傳統祭儀的特色與延續,展現族群參與的自發性與認同感。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3目:「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之指定基準。 roSa’ tinal’oemaeh paSta’ay, lampez tinal’oemaeh monhael somaton, noka SaySiyat ’ina’inhaehael ’am komalahang taSilotor ka kaspengan paSta’ay no minahael, sa’owaz pakita’ noka SaySiyat ’ima ’es’es hin’az’azem ’ima pa:ka:i’ ka tatini’ mowa:i’ ’a’inhaehael. maylal’oz no kaSakira:a’an nom sompeng ka kintatini’an ka howaw ki kapaSowatoroe’ nom pa’aSkan ki nom patae’aes ka kakrangi’an kina:at minay 3 o minay 2 o minay 3 kina:a-- “pinanra:anan tinalba:awan ka kaspeng, Sahoero:on ka kin’i’iyaehan ray kinas’asangan, koSa’en kak’i’iyaeh noka mae’iyaeh.
代表圖像來源
趙守彥
禁忌
一、矮靈祭的性質不是歡樂的祭典,也不是豐年慶,若只要上山唱歌跳舞,不建議參加。參加時,請用參與觀察的心情來欣賞祭儀的進行,除非族人邀請,不要進入祭場跳舞。/二、綁芒草結是為了防範矮靈作祟,有驅邪避凶的意思,外人參與祭典也必須入境隨俗。芒草結在手臂、頭上、相機、汽車、袋子都可以綁,但要由賽夏族朱姓的人幫你綁芒草。在祭典期間,朱家人會在祭屋前幫人綁芒草,一次10元,自行丟進祭屋前的奉獻箱。/三、主祭屋是神聖空間,千萬不能進入主祭屋,也不可以擋在門口,阻礙神靈的進出。/四、禁止在祭場謾罵、動粗、喧嘩、酗酒滋事,或對「ta’ay」有不敬的話,以尊重態度參與,以免遭矮靈懲罰。/五、依照賽夏族的傳統習俗,在迎靈、送靈儀式期間,凡身體不潔或孕婦應盡量避免。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