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1862年)淡水正式開港後,出現了各大洋行,包含鼻仔頭地區的嘉士洋行,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一月范嘉士向紀化三永租鼻仔頭西段的土地,並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十一月與「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訂定契約,成為「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代理商。 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四月殼牌公司在日本成立迺生產石油株式會社,於臺灣成立分店,其中淡水鼻仔頭成為在台灣海陸運的轉運站、倉儲和油品容器加工廠,殼牌公司倉庫區內鋪設鐵軌接通淡水火車線,便利貨櫃裝載油品,並有油槽有三座,昭和十九年(1944年)由日本政府徵收,同年因美軍飛機空襲北台灣,油槽中彈起火,此後殼牌倉庫逐漸沒落。只做為備用倉儲用。戰後,殼牌倉庫被列為日本政府財產,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成為國有財產。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新北市政府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殼牌公司將此百年古蹟捐給淡水地方文化社團「淡水文化基金會」,同年正式移交。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