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如來佛像玉石雕刻

跟如來佛像玉石雕刻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如來佛像玉石雕刻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如來佛像玉石雕刻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如來佛像玉石雕刻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如來佛像玉石雕刻有關的相片,第4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如來佛像玉石雕刻

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經以「敬天格物」為名,舉辦過大規模的玉器精品特展,具體展現華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倫理,以及中華古玉最深層的內涵。在中國,大約八千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玉石的優點,從作為工具使用而逐漸演變成美術工藝品乃至純藝術表現。玉器普遍被認為具有避邪、帶來好運的作用,應用的範圍涵蓋很廣:生活用品、宮廷禮器、宗教器物、工藝古玩、珠寶首飾及藝術創作等。 誠如古來諺語:「玉不琢不成器」,充分說明一塊不起眼的璞玉,經過優秀匠師用心、費時雕琢之後,可以成為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作品。用來雕琢用的玉石其硬度大約在6.0 ~ 7.0,製作過程需要選擇硬度更高的石材作為挖鑿工具並和水研磨。由於古代沒有電動工具,必須完全靠手工具和人力來完成,雕工樸拙,更能顯出玉石作品的特質與美感;通常鑑定玉器的價值可以從:年代、用料、做工、造形及圖紋表現等入手。 圖中這一件〈如來佛像玉石雕刻〉法象莊嚴,盤坐於蓮花臺上,造形安排嚴謹;整塊的綠色天然玉石顯現透光性、質佳,運用傳統雕工、可見古玉工法,足稱佳作;配上精緻的紅木雕刻適形臺座,將作品襯托得更臻完美。適合擺在相對較高的位置,例如客廳的大型古董架上或玄關、起居室空間高櫃上適當位置;在臺灣經過開光的佛像,通常會供奉在家裡神明廳的「頂棹(長條形高桌)」上頭或佛堂裡的主位。(詮釋委員:盧祥華)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如來佛像玉石雕刻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2000002114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1946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