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典故出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關雲長挂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小說橋段。劉備軍被曹操擊潰,因此三結義兄弟失散,當時關羽被曹操軍將包圍,因賞識關羽,希望招降他。關羽出於對劉備的結拜誓言,以及保護兄嫂不被侵犯和顧及與張遼的情誼之下,同意暫時歸降,但提出降漢不降曹、確保兄嫂安全,不被侵犯、如有劉備消息就會立即離去,曹操不能阻攔等三點要求。後曹操透過各種利誘手法,期盼關羽歸降。正當此時,獲知劉備消息,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由於軍隊未得曹操手諭,因此一路阻攔,後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過五關斬六將”因此得名。 本作品呈現關羽與蔡陽對戰景象,張飛在關羽旁邊,觀看殺敵景象。主要是關羽為證明自己的氣節,為歸化曹軍,取信於張飛,使張飛明白關羽的苦衷。(詮釋委員:曾永寬、呂皇澄)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