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為國際換日線(InternationalDateLine)之簡稱,因世界各地太陽所在位置不同形成不同之時間,為解決各地時差問題,而經由國際協議所訂定出;作品是針對現實世界對時間定義的一個題問。幾時幾分幾秒,是當下場域相對於世界與太陽的關係以敘述時間的代號,但對於真正時間而言,這一個當下卻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代號被紀錄,台北的08:00p.m.卻是以07:00a.m.在紐約被紀錄,這個對於時間的紀錄方式僅限同一場域位置才算是合理。於現今網路通訊發達的時代下,距離被劃除了,當你同時瀏覽著世界各地的即時網路影像時,在時區的邏輯下似乎是達到了某種異時共存的狀態,但實際上這些影像卻是在同一個時間發生,時間的定義在這個時代產生了某種矛盾,但對於時間的捕捉卻是恆久的課題,從繪畫、照相、攝影到現在以數位的媒材去紀錄時間和場域,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技術和觀點來詮釋時間,本作品即試圖以「歷時共地」的雙時態呈現另一種時間的觀點,並以非線性的瀏覽方式對應這數位時代的閱讀模式。作品以環拍方式對西門町做一日24小時的曠時記錄,重新解構影格次序,將24小時的時間以360段序列影像延展排列,拼貼成一環狀的時差影像,再以程式運算技術對影像進行非線性的跳躍播放。時間以二維的方式運行,2592000的影格壓縮成240秒的時間場進行再現,呈現「歷時共地」的超現實影像。在這樣的時場下,是否需要如同現實般的定義一條換日線?真正的時間是無界線的,如果非要界定,這360條影像皆可為其換日線。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