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里蛇窯

水里蛇窯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圖為水里蛇窯,蛇窯-亦稱為龍窯。官窯稱為龍窯,民間則稱蛇窯,是一種窯體的結構為細長型、圓筒狀的,外形筆直其長度可達100公尺以上,大多沿山坡坡度建造其坡度斜度大約為15度。圖中可看出歷史的痕跡,水里蛇窯,歷盡陶瓷產業的興衰,更是台灣歷史的見證者。

水里蛇窯成立於昭和二年(民國十六年),由南投製陶師傅第一代窯主林江松,鑑於水里當地為木材集散地,燃料豐富且陶土質佳,這些因素讓他決定舉家來到這裡成為當地第二戶的人家,也是水里鄉第一戶製陶業者。初創時期在技術上一度面臨窘境,所幸第一代窯主研究精神不斷從錯中學習,提升製陶技術,也為日後的水里蛇窯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代窯主林木蒼接掌時期為蛇窯最為風光,是市場需求最旺盛、也是水里蛇窯陶器最風光的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為水缸、陶瓷日用品,也製作過當時抗戰需要的「防空缸」。 現由第三代窯主林國隆執掌,面臨陶瓷產業的夕陽時期,1983(民國72)年接掌後極力為窯場轉型,於1983(民國72)年水里蛇窯打破了工廠技術隱私的限制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成為國內第一座觀光工廠「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至今。場內提供捏陶、導覽、餐飲並有藝品店,更不定期舉辦活動、展覽,更有國際藝術駐點,一個文化教育兼具的觀光工場。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水里蛇窯 / 撰寫者:陳培慈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9479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水里鄉頂崁村水信路一段512巷21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8013278
所在地-經度
120.86532520000003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陳培慈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