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曾經招募民眾渡海來臺屯墾,其中有一部份在茄藤港或茄定港(大鵬灣、大監府遺址)上岸,有一部份沿著東港溪逆流而上,定居在後廓、洲子、力社,開始崁頂的開發活動。清朝年間崁頂庄已有倪姓和莊姓家族定居,並曾爲附近部落市集及官府之地,故今日崁頂尚存「橫街」路名及「衙門口」之稱。並由於該地地勢高亢,早年雨季四鄰,鄕境常遭水災,唯崁頂獨免水患,故名日崁頂。
本文主要清查崁頂鄉的歷史建築,其中較重要的包含力社村陳宅梅魁居、北極宮廟埕前-崁頂街庄禁掘沙土護塚約碑、崁頂車站、港東村羅宅豫章堂、倪氏古宅、羅氏古宅(羅氏宗祠)、力社村王宅太源堂、力社村陳宅、北院廟清水祖師、日軍通訊中繼站、崁頂村許宅高陽堂、園內村陳宅。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