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瓦磘溝主流

瓦磘溝主流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瓦磘溝主流由南、北支流於智光商職東側「雙江口」匯合後形成,經潭墘、瓦磘等地,於中和區福美里與廟仔尾溝、二八張溝匯合處注入新店溪。由於瓦磘溝集水區在廟仔尾溝、二八張溝東側,又有稱其為東支流者,但以今日水系情形稱其為主流較為適當。


瓦磘溝是天然溪流,農業時代充為農田排水系統,因此沿線都屬中永和地勢低窪處,亦為淹水潛勢區域。過往兩岸皆是農地(並配合地形修建為類梯田)。沿線社區主要是都市化時期移入中永和的外地人,不熟悉當地淹水潛勢才落腳於此,因此算是開發較晚的區域。1970年代開始,整個瓦磘溝集水區內民生汙水的增加,以及汙水處理、接管的不足,導致瓦磘溝污染愈趨嚴重。1980年代,河岸沿線開發為居民生活社區之後,衍生的護岸穩定、停車等需求,更增加了河岸加高、水泥化的壓力。

瓦磘溝主流:智光商職後


瓦磘溝主流:永平國小旁

瓦磘溝主流:瓦磘兒童公園附近

瓦磘溝主流:水源橋旁。留意橋左側有雨水下水道FH幹線匯入,其水質不佳。


瓦磘溝主流:雙和公園附近

瓦磘溝主流:雙和公園附近,留意便橋右側有雨水下水道FI幹線匯入

學者認為瓦磘溝是由新店溪舊河道的低窪地形演變成的河流(資料來源:林文生(編)(2018)。歷史變遷 雙河競秀:雙和文史生態區域課程。新北市:新北市教育局。頁49)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
別名
潭墘川、瓦窯溝、瓦瑤溝、潭墘溝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0055
所在地-經度
121.50669
是否開放
現況
全段皆為明渠,從潭墘橋一直到抽水站間路段河面較寬、河岸腹地較大,多植有行道樹,部分路段更保有自然護岸和次生植被。
撰寫者
永和社區大學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