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九麟(1905-1970s),浙江吳興人,畢業於蘇州美專,兼長中西繪畫,以寫實為基礎,曾以〈人像〉為題之油畫作品,入選於1937年南京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美展。曾任南京正中書局編輯、勵志總社事工科科長等職。抗戰時期,許九麟與勵志社具美術專長之同仁共四人,於重慶合繪寬30尺、高25尺以控訴日軍欺凌侮辱女性同胞為主題的〈暴行實錄〉超巨型油畫,藉以激發同仇敵愾的同胞向心力,頗受矚目。1940年元月,其油畫作品連同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呂鳳子、吳作人等名家畫作,被國民政府選送參加在莫斯科東方文化博物館所舉行的「中國藝術展覽會」,在大陸時期於美術界中頗具份量,1949年隨國民政府渡臺。 政府遷臺初期,積極推動反共文藝運動,成立陣容可觀的「中國文藝協會」,並與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合辦「暑期青年文藝研習會」,許九麟當時與梁鼎銘、梁中銘、梁又銘三兄弟,以及黃君璧、李仲生、陳定山等名家擔任美術組講座。其後,有關許九麟之活動訊息再也很少出現,同時他從未參與過省展、也從未在大專院校擔任美術教職,因而一般畫界對他比較陌生。但他所畫的國父油畫作品,與多位名家畫作共同陳列於中山樓、中正紀念堂等重要地點,尤其他畫的蔣中正先生肖像,經常獲政府單位以及軍事學校邀請繪製巨幅油畫,到達全國罕人能及的境地。 本作為許九麟參考國父1924年於廣州大元帥府撰寫《建國大綱》的歷史留影所繪。藝術學者黃冬富評本畫,採薄塗色彩的古典畫法,色彩以灰藍為基調,在詮釋孫中山先生的眼神、嘴角、眉骨以至於手勢都掌握得格外傳神,造型極為嚴謹,衣袍之褶紋細膩、優雅而頗能彰顯質感;省略留空之背景,施以若隱若現的筆觸,自然靈動而有空間感及光影效果,頗增畫面氛圍;畫中孫中山先生神采奕奕,比起母本影像,氣色更富於生命力,技法收放自如,爐火純青,為一幅形神兼備的肖像畫精品。藝評家蕭瓊瑞評析,本畫孫中山的衣服皺折,刻意細工描繪,一如國事之龐雜;微側的臉龐,看向畫外,給人一種從容不迫的感受;背後露出的竹籐座椅一角,則給人樸實、親和的感覺。這樣的描繪方式,讓人更容易貼近孫中山的人格特質。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參考資料:〈典藏再現—國父畫像油畫修復〉,《館刊第51期》,國立國父紀念館,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