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76年(1987)於板橋國中附設幼稚園,學生生日活動的照片。生日蛋糕是西方文化的殖民。生日當天似乎就是要吃蛋糕吹蠟燭,吹熄燃燒蠟燭的時刻許願,將一年的壞運氣吹走,其實是西方希臘神話裡月亮女神的緣由。
而在台灣的漢人傳統中,在生日當天吃上一碗豬腳麵線是運氣展開的生活儀式,通常是家庭幫家中成員去霉氣的重要時刻,往往也意味著這個成員對家庭的重要性。台語有一句俗諺說:「衰到踏到豬屎」,意味著人在倒楣的時候莫過於在豬圈裡採到豬屎,而最倒楣就是豬的腳了,因為豬腳總時時踏到屎尿。吃完豬腳,意味著否極泰來,吃完麵線,則表示可以走上常常的路,好運路長,變是豬腳麵線的吉祥象徵。
台灣的農村在民國49年(1960)仍多保持吃豬腳麵線的傳統,豬腳麵線的烹煮費時,通常由家中女眷準備,通常在男丁生日之時的重要生活儀式。當民國60年代(1970年代)農村人口大量移往都市,吃蛋糕吹蠟燭過生日成為學校、家庭的【現代象徵】,被祝福的人也開始不分男性女性,逐漸成為普遍的生活儀式。 一方面也方便被要求準備餐點的職業婦女免於煮食豬腳和麵線的時間,另一方面彰顯都市人的現代感,甚至包括幼稚園、學校的老師們都透過這個生活儀式,傳達生日對個人的獨特重要性,生日的蛋糕慶祝成為緊密社群的活動方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