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都開箱-嘉義市木構建築主題展」衛星展區於舊監宿舍群展出,其中有以修待租計畫進駐的青創團隊,40號屋舍為其中之一。
40號為舊監獄管理人員四連棟宿舍中的一戶。形制與外觀上較日治時期總督府民政局規範下的丁種官舍有所差異,推估為較晚其所興建。建築結構採洋小屋組的屋架型式,正立面內縮,牆體為小舞壁式的灰泥牆(註1),側面外覆雨淋板,室內地坪為混凝土,並未如初期興建的官舍將地板抬高。戶外有前庭後院空間,並有增建情況。
2016年起嘉義市文化局推動以修代租,2017年第二期徵選,40號空間由Lumma Succulent多肉植物工作室進駐修繕。修繕特色為非專業建築者的簡易修繕,透過自力營造與搭配土木工班,將損害嚴重部分的拆除,並更新無法使用的部分,如已變形的窗戶;施作上盡可能保留建築構造的原樣,室內地坪重新鋪設,主體木構建築之外,利用原住戶增建的部分磚構,增搭溫室設施,以符合工作室的機能需求。
註釋
1.日式建築室內牆面許多都面塗灰泥,這是以混合稻桿、麻絨、煮過的海菜等添加材的石灰,經過養灰程序製成。灰泥塗在木柱之間的木摺載體或小舞竹載體上。木摺壁是間距僅8mm水平排列的細木條;小舞壁則是垂直和水平排列的細竹篾、上面捲有麻繩。灰泥牆可將不同軸向或是個別單元的牆體彼此連接,因而提高整棟建築物的勁度與水平抵抗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