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愛蘭台地鐵山里的黃望古厝,是一座閩南式三合院宅第,也是埔里的建築古蹟。黃望家族是原住民與漢人招贅婚的典型代表,所謂的「招贅婚」,是以前台灣的婚姻制度之一,就是結婚時男方入贅到女方。招贅婚的後代通常長子從母姓,其他子女從父姓,這樣女方的香火就能得以延續,黃望家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們的祖先姓望,叫望麒麟,是埔里社原住民。清朝時實施理蕃政策,提供原住民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成績優秀的還可被賜給服飾和飲食及擔任台南孔廟佾生,望麒麟就是其中之一,人稱「番秀才」,因曾在埔里地區幫清廷徵收過「亢五租」,在地方上很有名。望麒麟沒有兒子,只有一個獨生女望阿參,女婿是漢人黃敦仁先生,望阿參生了八個兒子,為了延續家族香火,長子姓望,其他兒子姓黃,黃望古厝是望麒麟的宅第,到現在仍有後代居住。據說望麒麟與當時建大埔城的台灣總兵吳光亮是好朋友,這宅第就是請吳光亮勘查地理設計的,有清朝建築風格。古厝曾於大地震倒塌,後來黃敦仁先生聘原木作及彩繪師傅在原地重建大厝,耗時三年才完工,建築典雅簡約,古色古香,九二一大地震後又損毀也再修復過,目前列為南投縣文化資產。(46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