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愛蘭台地上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愛蘭教會是一間以巴宰族為主的教會,也是埔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起源地。1871年,台地上有個叫潘開山武干(或叫潘開山)的原住民,在打獵途中不小心槍傷自己,一直醫不好,後來向外求醫,經族人介紹,到台南尋求馬雅各醫師醫治,後來不但治好了傷,也因此接觸到基督教。潘開山為了感念教會,回到埔里後便開始傳遞福音,首先他在愛蘭台地蓋一間茅草屋當作禮拜堂,後來還帶領全部族人改信基督教。潘開山宣教的成功令台南教會大為歡喜,特別派牧師前來了解,並於1873年資助建立埔里第一座基督教禮拜堂烏牛欄禮拜堂,就是現在愛蘭教會,後來又陸續建立牛眠山禮拜堂、大湳禮拜堂,基督教信仰於是在埔里奠基。平埔族本來有自己的祖靈信仰,但接受漢化後,傳統信仰及語言已逐漸消失,教會不僅帶來醫療的資源、教育的資源,對凝聚巴宰族群活動及文化保存、語言保存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37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