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住的房子建材大多是使用鋼筋水泥,即使是農村,也多改建成透天厝,已經很難看到平房,更不要說是土角厝了。土角厝是以前愛蘭台地常見的家屋形式,從前鄉下人家生活清苦,蓋房子多半是就地取材,土角厝就是把環境中容易取得的泥土與乾稻草、稻殼、粗糠混合,製成長方體泥塊,經過長時間日曬,泥塊變成堅硬的「土角磚」,再把土角磚堆砌成牆壁,蓋上茅草或瓦片當屋頂,一間「土角厝」就建成了。以前的土角厝除了可住人,也可放農具雜物,或養家畜,可說是環保又經濟的自然建築,當地人也說土角厝住起來冬暖夏涼,令人懷念。 愛蘭台地上本有的土角厝及土角牆,在921大地震時大部分毀壞傾倒,因此近年社區利用農村再生計畫,將這值得留下的土角厝文化保存再造,賦予新的使命。為了讓文化再生,讓新世代知道以前的人住的房子是甚麼樣子,社區找來會做土角磚的老師傅教導大家製作土角磚,由居民提供圍牆地,大家協力在梅村社區巷弄間重建了好幾段土角牆,除了找回家屋的記憶,也體驗到自然建材的環保建築特性,並希望將這份古老的技術和智慧傳承下去。(441)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