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建豐

陳建豐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陳建豐從父親手上傳承了《金協漁號》,15歲的他國中二年級便開始跟著父親一起出海討魚,那時他整整吐了一年後,才開始學捕撈作業。從煮飯、引擎維護,到掌握駕駛台,38歲時,他當上了船長。

35年來一直在釣魚台海域捕魚,因為那裡是很好的漁場。他說:「我父親從小告訴我,釣魚台是台灣傳統捕撈海域,漁產相當豐富。」他在釣魚台海域作業時常遇到日本保安廳的干擾,曾被安上「逃避檢查」的罪名,還被列入日本黑名單。他情緒激動的說:「日本人看台灣漁民很不起,我一輩子都會記得!」、「台灣人要硬起來!」、「釣魚台是台灣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去!」、「遇到抗議我一定參加,我是為了台灣的漁場,政府要為台灣漁民發聲!」

西元2012年(民國101年)他積極參與海上保釣行動。他駕駛當時的先鋒船,一艘船對抗日本十多艘的船艦追趕,勇猛的駛進距釣魚台2.1海哩處,原想要登島的他因為長輩們的勸阻才作罷。船上記者們與他共同經歷了這次抗爭,都跟他說「人生一切都值得了!」

陳建豐對台日漁業協議現況感到不滿,他認為不應將台灣的領土釣魚台納入,因為釣魚台是台灣的!他希望將漁民的心聲告訴政府、民眾,讓大家了解漁民的實際作業的困難,他表示要讓子孫也能說「釣魚台是我們的!」。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陳建豐 / 撰寫者:陳稚璽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文化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eople&id=18121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
別名
阿豐
出生地點-地址
南方澳
出生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出生地點-緯度
24.584796
出生地點-經度
121.870731
生年月日/時期
1968/10/21
國籍
中華民國
撰寫者
陳稚璽
性別
職稱
船長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