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固(1952-),生於臺中市,8歲移居高雄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2004)。就讀省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時,受到潘其瑄老師指導,專攻顏體為主,打下很好的書法基礎。高中畢業後參加國語文書法比賽,獲得社會組第一名。後來又獲得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高雄市文藝獎等獎項。並且歷任全省美展、南瀛美展、大墩美展、高雄市美展等各大美術展覽書法類評審。兼任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高雄餐旅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為當代書法名家。 作者自年輕時期便打下很好的楷書功力,爾後以行草書表現較多。此作書寫宋代晏幾道的〈采桑子〉詞云:「西樓月下當時見,淚粉偷勻,歌罷還顰。恨隔爐煙看未真。別來樓外垂楊縷,幾換青春。倦客紅塵,長記樓中粉淚人。」詞意的落寞,以行草書寫更添蕭瑟之感,書家的筆法流暢,猶如利劍揮舞的暢快,瞬間落葉紛飛,化為落墨的文字。 此作品以行草書寫,於行氣的律動變化多端,結字緊斂收放自如,且能調和行氣的韻律,所以下筆時精準的掌握力度,將身體的力量施展在筆墨間,著重行筆的節奏速度。而結字體態時而緊湊時而舒展,與行氣的律動牽引,在奔馳的節奏下,點劃之間跳躍有序,得到淋漓暢意的翰墨之趣。(500字) 款識:晏幾道〈采桑子〉,庚寅焦月莊永固。 鈐印:得心應手、孟堅、莊永固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