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法家西田天楓作品,此件〈澗松抱節幽蘭以薰〉八字行草作品,前四字「澗松抱節」是出自唐代詩人李绅〈寒松赋〉;而後四字「幽蘭以薰」之「幽蘭」出自屈原的《離騷經》。在中國的文化脈絡中,蘭花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蒼松亦是君子勁節之象徵,受到歷代文人的喜愛,例如〈千字文〉中便有「如松之盛、似蘭斯馨」二句,蒼松之挺勁、幽蘭之芳美,皆是君子之德風的表徵。 這件作品的主文以單行書寫,每字獨立、字間未有筆畫相連接,作者以篤定、穩健、厚實的書風來呈現其作品,落款則書寫於左側中段,未見紀年等文字。起首的「澗」字以厚實重墨落筆,占全篇作品最大份量,而後三字逐漸縮小,直到「幽」字採取橫拓結構。前四字結構穩定,墨色乾溼變化較多,惟在結體上由大至小、行氣節奏過於平板,頗為可惜。 「幽蘭以薰」前兩字前後氣韻相輝映,「蘭」字以草書書寫,最後左右兩點互相顧盼,頗能帶出蘭字姿態。「以」字左右兩側呼應,「薰」字結體緊歛,稍作傾斜之勢更顯其挺拔。後四字的結體大小有較多變化、姿態亦較為豐富,墨色以濕潤為主,不求劇烈的視覺感。通篇作品文字結構、用筆、行氣皆以平穩妥貼為主調,墨韻變化也力求溫婉含蓄,少有縱情恣肆的表現。(501字) 款識:天楓書。 鈐印:西天正樹、天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