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荷拔水而出,嫩葉、大葉、花朵含苞、初放、盛開、到老莖殘桿,如同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無一不美,是歷代畫家喜好的畫作母題。 本幅描繪三桿荷莖,其中一大葉左傾捲曲,另外二桿嫩葉分別以俯、仰的角度相互呼應,孤挺的帶苞荷花,與荷葉在畫幅中央形成一個三角形平衡構圖,荷莖連接水面並有數株叢生水生草本植物。 荷莖以篆書筆法入畫,中鋒用筆,線條圓潤,呼應了張大千在1962年春所作論畫詩,討論畫荷用筆與書法相通性質時,所言:「葉是分書莖篆書,草兼狂草外形模,張顛賀老重相見,定笑吳生格調殊」。「書法入畫」是元代趙孟頫提出,他主張運用書體的筆法來作畫,使得筆墨線條不但具有摹寫性用來描繪物象形體輪廓,同時具有指涉性可以單獨欣賞書法線條的美感,對於後世水墨發展影響深遠。蔣宋美齡曾經從鄭曼青習畫,亦能在本幅作品中的荷葉向背、荷莖上的點斑、觀察師承脈絡。 從文獻史料觀察,1950-1960年代國際冷戰時期,蔣宋美齡多次在官邸內招待國賓並且即席揮毫,這類小品可能是作者示範水墨畫用筆技法留下的作品,為台灣早年嚴峻的國際情勢下,女性展現藝術外交的歷史見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