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漁港」,由行政院輔導會榮工處承辦,於1975年(民國64年)9月築港,1979年(民國68年)竣工,移交基隆市政府接管,於1980年(民國69年)7月開始啟用。據漁業署〈臺灣地區各直轄市、縣(市)漁港類別及名稱一覽表〉,其分類為第一類漁港。
緊鄰在其側的港口,為碧砂漁港(為八斗子漁港的第2期工程);其西北岸邊,則是基隆區漁會(漁業大樓)所在地。
八斗子,位於基隆漁港(即正濱漁港)東方約2公里,地勢三面環山,西北面朝海,水域面積達30萬平方公尺;港區水深達20公尺,淺處也有3、4公尺,為優良的天然港灣,具有築港的優越條件。
為解決基隆漁港泊地不足、配合基隆整體漁業發展的需求,「八斗子漁港」應運而生。漁港開始啟用後,港區又陸續興修許多增建工程,規劃了廣大的停泊空間,還有船隻修護加油、冷凍製冰儲藏等先進的漁港專業設施。
「八斗子漁港」的漁船,以沿岸、近海漁業為主,其作業範圍,多在北部沿海、基隆嶼、彭佳嶼及其東北的海域;而遠洋漁業的部分,則在臺灣海峽、南海、海南島等地作業。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