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蚵殼港

跟蚵殼港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蚵殼港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蚵殼港」,即今西定河。與田寮港、牛稠港、石硬港為「雞籠四港門」。源於北臺灣的(1)內木山溪、(2)大竿林溪 合流,兩岸皆山坡;依地勢流經今基隆市安一路,於基隆火車站邊、小艇碼頭出海。「蚵殼港」的命名由來,是因為於出海口(今安和里、樂一里)一帶,俗稱火窯仔,人們會集中蚵殼,燒成灰,供作建材使用,因而得名。

 

  日治時期,為配合基隆築港工程,遂於1909年(明治42年)將「蚵殼港」改道,與石硬港(今南榮河)合流,向東北鑿人工運河(即旭川運河)入海,填築河邊一大片新生地,至1912年(明治45年)6月完工。這一大片新生地,皆收歸國有,撥由日本軍隊使用,稱「陸軍埔」。

 

  「蚵殼港」改道工程竣工後,運河寬為30公尺,深度為退潮面下4尺,石垣頂端為退潮面上8尺至9尺。運河左岸為寬10公尺道路(今孝一路),右岸設有船隻荷揚場,用地寬為10公尺;荷揚場用地旁,也舖有寬10公尺的道路(今愛一路)。運河上方,另架設有3座橋樑,分別為旭橋(連絡今仁二路、忠一路之橋樑)、新興橋(連絡今仁三路、忠二路之橋樑)、福德橋(連絡今仁四路、忠三路之橋樑)。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蚵殼港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79145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安樂區定邦里(西定河)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32718
所在地-經度
121.734329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1.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36。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引用自《基隆築港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提供 2.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37。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引用自《基隆築港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提供   //   【參考書目】 1.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36-37。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2月26日引述編撰 2. 洪連成,1993年6月。《滄海桑田話基隆》,頁:60-6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2月26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