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火車站

跟基隆火車站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基隆火車站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基隆火車站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基隆火車站」,建築時間為1908年(明治41年),建築地點在今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一帶,由松崎萬長設計。由於日治時期的基隆,具有臺灣玄關的地位,因此作為門面其一的火車站,其建造之精美,爲當時縱貫鐵路各站中的皎皎者;「基隆火車站」常成為拍攝取景的對象,乃當時基隆重要地標之一。

 

  「基隆火車站」的設計者松崎萬長,當時任職於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其著名作品,還有鐵道旅館、新竹火車站等。松崎萬長留學德國期間,德國正興起新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潮,是一種將古典的樣式,加上哥德式建築風格的融合體;松崎萬長深受影響,因此「基隆火車站」即採用新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屬於歐陸古典系列,仿馬薩屋頂的擬洋風建築。

 

  戰後,鐵路局認為「基隆火車站」過於老舊、窄小,因此於1965年(民國54年)3月起,分2期拆除、重建;1967年(民國56年)1月23日啟用,為地下1層、地上2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車站的正面外牆,用白色大理石作為牆面,整個火車站空間大為增加,為當時全臺鐵路新建、改建的火車站中,最大的1座。

 

  然而,舊火車站建築所具有的歐洲風情,在中華民國政府的重建下,風情不再。

 

  2005年(民國94年)8月,行政院經建會、內政部提出「加速推動都市更新方案」,並於2007年(民國96年)7月,宣布優先推動「基隆火車站」附近地區的都市更新。車站站體南移、月台向北延伸,新站的南口、北口,各規劃有1棟玻璃帷幕大樓;站體位置,背山面海,塑造「山坡上的鑽石」的車站意象;而僅存的舊火車站百年雕花月台柱體,繼續保留,與火車站新站周邊空間作結合。

 

  基隆新站,於2015(民國104年)年正式啟用。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基隆火車站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79119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5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32422
所在地-經度
121.739405
是否開放
相關人物
松崎萬長
現況
基隆新站於2015年正式啟用。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1. 賴德湘等,2001年12月。〈基隆車站改建〉,許梅貞,《篳路開基-基隆鐵道之創建與發展》,頁:3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吳小虹提供 2.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56。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王李摘提供 3.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56。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王李摘提供   //   【參考書目】 1. 賴德湘等,2001年12月。〈基隆車站改建〉,許梅貞,《篳路開基-基隆鐵道之創建與發展》,頁:33-3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2月23日引述編撰 2.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4年6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56。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2月23日引述編撰 3. 安嘉芳、張長臺、王俊昌,2005年12月。《再現風華-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50。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2月23日引述編撰 4. 孫豐修,2015年12月。〈改變基隆,一路向前走〉,《主計月刊》,第720期:頁11-16。台北:中國主計協進社。丘國宣於2019年2月23日引述編撰 5. 劉沈榮總編,2012年4月。〈臨港再生之基隆新站建築設計〉,《中華技術期刊》,第94期:頁120-129。台北:中華顧問工程司。丘國宣於2019年2月23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戰後時期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