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母娘娘祠。「石母」信仰是客家人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往昔生活環境條件不佳,為求孩子出生後能順遂平安、遠避災厄,居民透過對石頭的祭祀,表達出祈求神靈守護子女平安長大的期盼。石母在客家民間信仰當中,是一位專職守護當地子女成長,有如慈母般的孩童守護神。一般而言,如有發現尺寸較大、外形顯眼的石頭,或是有特殊淵源者,都能成為奉祀石母的起源,「至德石母」為吳家開基祖於清初來臺移墾時的落腳地,而石母則是水源上的石頭,因而成為子孫念祖思源之地。 每年農曆4月8日為石哀娘的生日,也成為霄裡人共同的「母親節」,在這一天管理委員會都會舉辦祭典,以感念石母對的庇佑。並藉此祭典活動的進行,將霄裡的客家傳統文化傳承延續。 石母娘娘祠前方有一口浣衣池,這是整個竹霄區域最優美、最具規模的洗衫坑。每天凌晨3、4點,附近聚落的婦女就摟著一羅羅的衣服到此處洗衣,而各家院落間的大小事,隨而傳揚。真夏時節,往往聚滿小朋友在此嬉水,讓這裡成為一口散播歡笑與在地故事的洗衣池。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