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製筊杯。本件筊杯是由竹根削製而成,擲地有聲。早期的筊杯多以竹子的地下莖雕成,並因其有彈性佳、耐撞擊、耐蛀的特性;竹子的地下莖為彎月型,將表面根鬚都砍掉,其一分為二就可得到一組筊杯,所以在筊的表面上都可看到竹節。現在因竹頭取得不易,多以木頭或塑膠製作而成。筊杯簡稱「杯」,故臺語「擲筊」又名「博杯」。兩個為一對,呈立體的月彎形或牛角狀,每一對稱為一「支」,並分有正反面,平面部份為「陽面」、凸起部份則為「陰面」。擲筊的結果有三:「聖筊」、「允筊」為一陰一陽,代表神明應允;「笑筊」為兩陽面,表示神明一笑、不解,或者考慮中,行事狀況不明,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神明,或再次說清楚自己的祈求;「無筊」、「[ 陰筊」為兩陰面,表示神明否定、憤怒,或者不宜行事,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