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歷史勝蹟/史前遺址,頁172。
新竹縣市是台灣各縣市中發現史前遺址最少的地區之一。從日治初期迄今,紀錄的遺址總共不過20個左右,其中位於今日新竹市境內者只有新竹公園、青草湖、御史崎、香山南港、上沙崙等5個遺址。在這些見於文獻的遺址中,面積較小,遺物出土並不豐富,其重要性相對也較低。 新竹地區缺乏重要遺址的最大原因,可能是長期以來沒有進行有秩序的考古調查研究,再加上近年來新竹市區與鄰近的平原地區,因經濟開發的因素,大規模建築開發,對遺址造成嚴重的破壞。上述原因,可能都是新竹地區考古遺址發現不多的重要因素。 上述5個遺址,除上沙崙係在民國82年發現者外,其餘4處均為民國75年以前發現之遺跡。劉益昌先生在《新竹市志》土地志〈史前遺址篇〉中,對於新竹公園、青草湖、御史崎及香山南港等4遺跡之分佈情形及文化內涵已有詳細之敘述,惟為使本文敘述脈絡完整,本章仍將對上述4遺跡再做一次簡要之說明。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第172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