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日治時期校園內階級觀念與不成文規定」為《臺灣學生叛逆史》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日本時代校園階級的素材之一,包含「學長學弟制」以及「本島人須向內地人敬禮」等兩筆資料,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學長學弟制」為日治時期校園間形成的校園階級概念:高年級的學長是低年級學弟的榜樣,同時也擁有相對的權威。例如王育德便曾在其回憶錄中提到自己就讀台南第一中學校時,與內地人學生發生衝突,事後便找了本島人的高年級學長前來擺平,然而內地人一方又找來更高年級的學長出面,形成逐層堆疊的校園位階。
而另一方面,「本島人向內地人敬禮」則為日治時期臺灣中學校常見的不成文規定,除了有學弟須向學長敬禮之外,還有本島人學生也必須向內地人學生敬禮,故有不少本島人學生迫不及待成為學長讓內地人學生敬禮。例如王育德便曾在其回憶錄中提到,自己就讀台南第一中學校時,好不容易當上學長期待內地人學弟敬禮的心情。而這種不平等的規定也引發日後第二次台北師範事件的衝突。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