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戒嚴時期取締蓄髮報導」為《制服與髮禁》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不同時代學生校園生活回憶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1960年代至70年代,警備總部針對「嬉皮、奇裝異服、長髮等怪行」,以及「影響社會善良風俗、破壞社會秩序」為由,要求治安、教育單位加強取締:男子不可蓄長髮、不准穿喇叭褲、高跟鞋、掛耳墜;女子不得著「過分暴露」之服裝等。
「整頓」人民頭上的分寸與衣著的樣貌,成為當時警察的一大任務,然而嬉皮式的穿著打扮卻愈禁愈多,街頭時常上演你追我躲的戲碼。警察更有權扣留蓄髮的男子,甚至對其進行強制理髮。追根就底戒嚴時期講求絕對服從,政府將青年蓄長髮、穿著喇叭褲及迷你裙,視作是向權力支配者發起的「挑戰」,但對當時的青年而言,服裝及髮型是作為表現流行、前衛,以及展現自己的方式。一切強調自由奔放的流行元素在當權者眼中便成了挑戰保守價值的忤逆行為,無怪乎當時走在路上無論是頂著燙髮、身著喇叭褲、迷你裙皆難逃警察的取締。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