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香爐

香爐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這件古意盎然的銅製香爐,放置於高雄文化院中,並另有複製品於花蓮和南寺。香爐為中國古代作沐浴焚香之用的器物,被稱爲「雜寶」,其目的使香燃後的灰燼能有固定收集的場所,形制始于戰國時期銅爐。然而,香爐在佛教中擁有其獨特的地位。由於香美好的特質,在佛教中就成了供養佛、菩薩的重要供品之一,飄渺彌漫的香煙,被視爲能上達天聽,傳達誠心的膜拜之意給佛、菩薩及天神等。用香來代表諸佛的清淨法身,或是以香來修持、說法。此香爐斂口、圓腹,腹部以下設三獸形足,呈鼎立之勢。腹身刻有雅製的幾何紋飾,兩側有對稱雙耳,俗稱「沖耳」。爐頂製成層層疊疊狀,透顯肅穆之感。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楊英風
創作日期
1982
地點名稱
和南寺/文化院
緯度
23.8755/22.7733
經度
121.6/120.446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