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算盤

算盤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其它-其它-算盤 有關珠算盤的最早文獻記載,是在元代末年(1366年)陶宗儀所著《南村輟耕錄》中卷二十九所講到的俗諺:「擂盤珠,………不撥自動」、「算盤珠,………撥之則動」,可知當時的算盤珠必是以串貫的形式來撥算;又《元典選》中【龐居士誤放來生債】一折裡有「去那算盤裡撥了我的歲數」的唱詞。顯見元代時期珠算盤應該已是常見的工具了。珠算盤發明以後,珠算數的四則方法替代了籌算的加減乘除運算法。至明代程大位於一五九二年所著《算法統宗》是比較重要而流傳極廣深具影響的珠算書著作。珠算數後來傳至日本、朝鮮和東亞各國,曾是被廣泛運用的計算工具。傳統多以木質製作,其材料還有金、銀、銅、鐵、鍚、玉石、塑料,象牙、橡皮、海珠、瓷珠算盤,種類及形式有無珠、無檔、無梁算盤、肓人算盤和方算盤、圓算盤、籌箸游珠算盤,還有行軍算盤等。本件算盤寫有「教育組」三個字,可能為當代稍早的機關用品。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