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膠彩畫的復興

膠彩畫的復興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新竹市志第八卷藝文志/藝術/繪畫/膠彩畫的復興,頁226-229。

戰後五十年之後半期,新竹繪畫界有一個特殊現象,便是膠彩畫之復興。 如前面曾經提及,膠彩畫源自宋代院體絹畫,及至清代已經消失殆盡,可是禮失求諸野,在日本卻一直很盛行,在日治時代中期,首次由日本所謂「東洋畫」家來台,傳授給北市的一些傳統水墨畫家,促進他們獲得刷新飛躍的機會,有的赴日專攻膠彩畫(當時稱「東洋畫」),而且也確實輩出不少出色的畫家,如:陳進、林玉山、郭雪湖、陳敬輝、林之助、呂鐵洲......等,在當時台灣的畫壇上堪稱頂尖人物。可是,戰爭結束,國民政府來台接受政權以後,反日思想的彌漫,致使誤將膠彩畫看作日本畫,政府舉辦的全省美展國畫部評審們,亦加以另眼看待,於是,膠彩畫逐漸地走入衰退的途徑。大多膠彩畫家,不是改作水墨畫,就是乾脆封筆不畫,還有少數人徘徊不知所措,或掙扎著要東山再起,可是時勢一直不利於他們。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八藝文志〉,第226-22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膠彩畫的復興 / 撰寫者:新竹市政府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65757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貢獻者
撰稿人
施翠峰

撰稿人
施弘晉

撰稿人
楊兆禎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12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