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代新竹行郊的組織結構與經費收支

清代新竹行郊的組織結構與經費收支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清代新竹行郊的組織結構與經費收支

新竹市志第四卷經濟志下/商業/清代的商業/新竹行郊/組織結構與經費收支,頁490-492。

新竹對外貿易港口-舊港,位居本市北端,故郊商、行號多集中於北門一帶。而塹郊之會所即設於北門口的長和宮(俗稱外媽祖)。其會員依加入時間之不同,而有所謂「老抽分」(嘉慶年間加入)、「中抽分」(道光年間加入)、「新抽分」(光緒元年加入)等之類(註六五)。「抽分」之貨品種類、及其稅率,不得其詳。惟此種同一行郊中,又依加入時間先後細分派别,為全台各行郊僅見。至於各抽分之郊户家數,據同治年間之「長和宮碑」載:當時老抽郊戶計有金和祥等34户,新抽分郊戶有鄭恒隆等31戶,另有船戶27戶(註六六)。至大正十三年(1924),僅存「中抽分」、「新抽分」等郊戶(註六七)。勢力較大之郊戶有鄭恆利、鄭吉利、鄭恆升、林恒茂、林泉興、陳建興、陳和興、周瑞春、羅德春等(註六八)。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下〉,第490-492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貢獻者
撰稿人
施志汶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9/06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