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繪製於木板上,畫題「楓橋夜泊」,畫作內容也是依據唐朝張繼所作「楓橋夜泊」一詩而繪:「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畫面視角乃是由姑蘇城內高處看向城外,是傳統山水畫「深遠」的應用。宋代郭熙在其畫學著作「林全高致集」談到三遠:「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緲緲。」此圖為「之」字形構圖,由下而上,引導觀者從城內看向城外。景物可分三層:最靠近觀者的城牆與紅色的楓樹;中段則為山、佛寺建築群、停泊岸邊以及還沒靠岸的船舶;最後一層有著延伸到中段的遠山;三層重疊延伸,營造出「遠」的感覺。此圖雖無作者落款,但有鈐印「艸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